蛋白质制剂粘度测定实验

2024-12-23

  

     蛋白质药品包括多肽、基因工程药品、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重组疫苗等,与传统的小分子合成药品相比,蛋白质药品具有高活性、特异性强、低毒性、生物功能明确、有利于临床应用等特点。由于其成本低、成功率高,已成为医药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医疗诸如癌症、感染性、炎症、神经性、心血管、自身抵抗性**等各种人类pathema。


1-240P519363a07.jpg

由于生物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不高,不易通过生物屏障等因素限制,蛋白质制剂的基本剂型为注射剂和冻干粉针剂。药品溶液或混悬液一般通过胃肠外途径注射给药,注射方式包括静脉(IV)输注、皮下(SC)或肌内(IM)注射等。与静脉输注相比,皮下或肌内给药的方式可有效减少给药时间,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患者顺应性且改善患者和医疗服务提供者的方便性。皮下(通常低于约2ml)或肌内(通常低于约5ml)注射需要小体积,所以必须对蛋白质溶液进行浓缩以提高制剂的有效蛋白质剂量。随着浓度的增加,蛋白质分子在溶液中会发生聚集、变形、交联、脱酰胺、异构化、氧化及剪裁等现象,导致粘度呈现近似指数及的上升。过高的粘度会增加蛋白质制剂的制备及使用难度,导致患者注射部位的不适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蛋白质制剂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由于蛋白质的高粘度和其他性质所带来的问题,多种药学上重要的高分子量蛋白质诸如单克隆抗体目前经由静脉输注给药的方式递送高剂量的蛋白质。

通过添加粘度降低剂,降低蛋白质制剂的粘度有助于提高泵送、浓缩、过滤等加工工艺的效率;降低制剂的注射力,改善制剂的可注射性和/或患者顺应性、方便性和舒适性,避免引起给药部位的刺激迹象;增加制剂中蛋白质的浓度及给药灵活性,降低蛋白质的给药频率;提高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影响药品动力学,有效降低给药剂量的Cmax(指在给药剂量后且在给药后续剂量前的血浆浓度峰值),使制剂毒性降低。因此,优化蛋白质制剂的配方,降低溶液粘度,是蛋白质药品开发中至关重要的。


as4d6s.jpg